前有中國男足 ,沪媒话题後有中國男籃,范志相隔兩年 ,毅周越差越多《吐槽大會》先後導演了兩場“官方批鬥大會”,琦郭同被罵得體無完膚,艾伦同樣“炸裂”的长点成绩社會反響,連球迷的足篮笑也是如此相似——從被吐槽嘉賓逗得哈哈大笑 ,最終轉而成為無奈苦笑,沪媒话题陷入大喜後的范志悲涼。
圖說:你來罵我來笑 ,毅周越差越多相隔兩年,琦郭中國體壇因吐槽而熱鬧 。艾伦
中國體壇如此多的长点成绩國字號隊伍 ,真正具備流量、足篮受到社會廣泛持續關注的沪媒话题其實並不多,而其中有兩支隊伍最為特殊 。他們長年占據“流量榜”冠亞軍,他們擁有最多的“流量明星”,更為奇怪的是 ,他們所得到的所有關注度和明星效應和其他人氣國字號隊伍、人氣運動員截然不同——並非源於好成績,甚至可以說,成績越糟糕 ,圍繞他們的話題越多 ,越被媒體廣泛炒作 。
他們就是中國男足和中國男籃。
脫口秀節目何嚐不就是認準了這一點 :誰比他們的段子多 ?誰不樂意看他們被罵?而吐槽這兩支隊伍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在節目組看來,或許真的無限等於零 。
而節目為了追求效果,采用同行吐槽同行的做法,將吐槽推向一種另類的極致:兩年前國足隊長馮瀟霆站上主咖位,讓在現場“直罵不諱”的中國擁有世界冠軍最多的林丹,著實秀了自己的64枚金牌,也秀了一回口才;這次節目請來中國男籃主力周琦和郭艾倫作為主咖,讓本就自帶“吐槽屬性”的範大將軍如魚得水,他的吐槽表現甚至被網友看作節目史上最佳 ,甚至被譽為中國脫口秀“曆史最佳”。微博上還出現了熱搜,討論範誌毅年輕時有多厲害。
其實範誌毅和林丹吐的 ,不就是廣大群眾多年來攢下的槽點。
不怕被吐槽,甚至還能將吐槽轉換為一場脫口秀 ,這確實是兩支國字號隊伍的特有屬性 。
其背後邏輯其實不難找到:足球和籃球 ,前者是職業化程度最高的世界第一運動 ,後者是我國群眾參與度最為廣泛的運動。在我國 ,它們都曾最大程度上激發廣大球迷的愛國心 、榮辱心 、凝聚力,也曾綻放過耀眼的光芒。
吐槽,是球迷的權利;繼續看球 ,又是球迷的天性。在中國足壇和籃壇 ,兩種習慣就是這樣矛盾地共存著 。
範誌毅去年就說過這麽一句,“如果中國足球讓你感到窩心,那你別看!要看(就)看 ,不要看 ,你可以看電視劇 。不管你關注不關注,中國足球還是要繼續。”這話貌似什麽都沒說 ,其實在講:中國足球讓多少人窩心,就有多少人願意接著看 。男籃何嚐不是如此。
但所謂世事無絕對 ,無論是馮瀟霆、範誌毅,還是周琦、郭艾倫,若真如此“自以為是”下去,以為球迷離開了中國男足、中國男籃不行,可以把吐槽自身的失敗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甚至是一種合乎大眾需求的笑料,那恐怕就不是可笑,而是可怕了 。
沒人會為爛片一直埋單。
即便黃金檔期隻有這一部電影 ,即便沒有任何其他選擇,但不看,其實也是一種選擇。世界第一運動的老本終究有一天會被“吃”完,球迷念你尚有亮點和驚喜的第一部,而挺你的第二、第三部 ,卻不可能一直為你爛到家的續作而挺你下去。
在競技體育的世界,求勝利的心 ,不服輸的勁 ,就是一項運動、一支隊伍 、一位運動員的立根之本。脫口秀節目要的是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好的喜劇效果,他們不會對你們負責,更不會對這支隊伍和在這個項目負責,如此成為別人的笑料,真的值得嗎?還是長點心吧!
(上觀)
免責聲明 :文中圖片、文字引用至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係刪除!
Tags :(责任编辑:休閑)
Major earthquake and multiple aftershocks rock central Italy
Facebook records loss in daily users for first time
BBC presenter Andrew Marr signs off final broadcast with an 'Anchorman' quote
This app is giving streaming TV news a second try
You need to try this viral TikTok recipe for air fryer green beans
The key to union organizing: Tech workers in warehouses and offices joining together
The 'When We Were Young' emo music festival lineup will make you feel old
There's a big piece of fake chicken stuck to this phone case
Fake 'CryptoPunk' hexagonal Twitter profile picture shows fatal flaw in its NFT pl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