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
巨大的澎湃實力差距,無法彌補 。国足
努力了,面对拚搏了,亚洲還是强队輸球了。
3日淩晨的触即出线卡塔爾多哈哈裏發國際體育場——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的主賽場之一 ,中國隊衝擊卡塔爾世界杯之路正式起航;也正是溃谈在這裏 ,李鐵和他的不实球員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了和亞洲頂級球隊之間的差距。
0-3 ,澎湃麵對陣容有一定殘缺的国足澳大利亞,等待國足的面对結果還是一場完敗,或許這一切正如隊長吳曦賽後接受采訪時所說的亚洲那樣:
“大家對這場比賽做好了準備,剛開始的强队時候有一些機會,也限製了對手;但隨著比賽進行 ,触即出线對手整體實力還是溃谈高於我們……”比賽第24分鍾,馬比爾接塔加特傳中 ,門前搶點破門 。
兩分鍾後,博伊爾低射破門 ,國足再丟一球。
首發後防線安排值得商榷
和3個月前的40強賽一樣,李鐵還是延續了4-4-2體係,隻不過因為唐淼和明天兩名右後衛的集體重傷,李鐵被迫對後防線人員進行了調整 :
他選擇了拆分此前張琳芃和蔣光太這對固定的中衛組合 ,讓張琳芃回到右後衛位置 ,於大寶頂替打中衛。
但很顯然,麵對以身體力量見長的澳大利亞球員,讓職業生涯晚期才改打中衛的於大寶首發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本身於大寶身體對抗就吃虧 ,再加上他和蔣光太兩人之間也是首次搭檔,默契度也欠缺 ,這直接導致國足在上半場短時間內丟了兩球 。比賽第70分鍾,替補出場的杜克打入一球 ,國足0-3澳大利亞。
李鐵半場後就修正了錯誤——王剛換下於大寶,還是讓張琳芃和蔣光太搭檔中衛,整體來說下半場國足後防線稍有起色,最終0-3輸球的結果 ,並不算太過於難看 。
李鐵賽後也承認球隊防守存在問題 ,“我們球隊的表現確實很不好 ,前20分鍾還踢得不錯,然後慢慢失去對球的控製,讓對手太容易拿到球權。對手控球時 ,我們組織防守不好,希望球隊盡快調整 ,能夠迎接下一場比賽 。”
40強賽階段 ,國足對陣敘利亞兩回合出現了三個丟球 ,不管是裏皮還是李鐵,都無法解決國足後防線的問題 ,哪怕有了入籍球員蔣光太 ,國足後防線依然沒有質的提升 。
當然 ,丟球並不是後防線單一責任——2019年亞洲杯後,國足就始終未能找到馮瀟霆的代替者;而在中場,國足也沒有攔截型後腰,李鐵用吳曦搭檔張稀哲 ,40強賽階段沒有問題,但在12強賽就缺少硬度。
沒必要太過於糾結過去,隻是從現在情況來看 ,短時間內國足看上去很難解決後防線的頑疾——7日對陣日本的比賽和10月做客沙特的比賽 ,國足後防線如果還是這樣的狀態,球隊前景會非常堪憂 。艾克森無奈離場 。
複製亞洲杯0-3輸給伊朗過程
國足對陣澳大利亞的比賽 ,像極了我們上一次麵對亞洲頂級強隊——2019年1月亞洲杯四分之一決賽對陣伊朗。
當時在阿布紮比,國足也是前15分鍾還能和對方相持 ,但當伊朗迅速提升比賽節奏後,國足也是上半場短時間內丟了兩球,下半場終場前再丟一球,最終0-3輸掉了比賽 。
本場比賽李鐵的戰術思想非常清晰 ,比賽前15分鍾搶開局力爭取得進球,但澳大利亞沒有給國足機會;15分鍾後雙方進入相持階段 ,澳大利亞開始提速,國足後防線開始出現漏洞,澳大利亞在第24分鍾和第26分鍾給了國足一個“黑色三分鍾” 。國足主帥李鐵。
麵對亞洲頂級強隊一觸即潰,這就是現在中國足球最真實的現狀 。
說起差距,李鐵賽後認為,“我們球員需要提高迎戰水平比自己高的對手的勇氣 。澳大利亞踢的是歐洲足球,在控球的基礎上踢得很快 ,這就是實力上的差距 。”
也有人提到了體能因素,李鐵表示,“我們在上海集訓期間,給球員測試——現在的身體情況 、疲勞情況,比在40強賽時疲勞得多 。球員連續9場、10場中超後,沒有很好地恢複 ,這確實是一個客觀因素。” 國足目前積分墊底。
12強賽就是國足的世界杯
國足下一場比賽在7日迎戰日本——晉級最大熱門日本揭幕戰主場0-1不敵阿曼 ,同組中另外一場比賽沙特下半場打進3球,3-1逆轉擊敗了越南 。
打完12強賽第一輪,有球迷表示,“我們隻用了一場比賽,就徹底看到了國足和亞洲頂級水平的差距,出線的想法 ,有些不切實際 。”
某種程度來說,來到12強賽的舞台 ,沒有任何一支球隊會放棄出線的努力,不過中國足球實際家底大家也都清楚,過去追求出線這個結果,恐怕也很難產生太積極的作用 。國足對抗全麵落於下風。
還是抽簽結果揭曉時那個觀點——12強賽對於國足來說就已經是世界杯了 ,我們可以用每一場比賽去丈量和體會與亞洲頂級水平之間的差距。
就像李鐵賽後說起對陣日本隊時的表態一樣 ,“我覺得首先還是需要有挑戰12強賽對手的信心、勇氣 ,相信自己可以去挑戰對手。如果縮手縮腳、放不開,那是很難去挑戰的 。”
“和日本隊比賽對我們是一次考驗 ,對球員是機會,去挑戰亞洲最好的球隊 。從我角度來說,是非常開心的。”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 、文字引用至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係刪除 !
Tags :(责任编辑:休閑)
Visualizing July's astounding global temperature records